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從來紈绔少偉男”,苦難和挫折是成就男孩堅毅品質的養料,奢侈和安逸是敗壞男孩意志的毒料。過度保護中成長的男孩,必定是一顆脆弱的樹苗。
【教子個案】
陳達的媽媽30歲才有了他,因此他一出生,就獲得了全家人的寵愛。爸爸愿意為他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媽媽愿意為他提供最精心的照顧。陳達從小長得白白胖胖,連摔跤擦破了皮都是全家的大事件。
陳達13歲時,迷上了上網、喝酒、打架。媽媽知道這些事后,非常氣憤也很難過。媽媽只好在校園附近的每家網吧門前站崗,阻止他去上網。媽媽還控制了他的零花錢數量,讓他不能去買酒或上網。
陳達老實了不到一星期,警察局就拘留了他。原來,他和一幫同學拿刀搶劫了一家超市,還砍傷了兩名售貨員。根據他的罪行,陳達被依法拘留了,被判有期徒刑六年。父母到了此時,才開始后悔,沒想到自己的溺愛、放縱,最終竟然害了兒子。
【專家剖析】
“男孩要窮著養”的教育理念,提醒著媽媽,對男孩不能太溺愛,要讓他多吃一點苦。生活得越享受,男孩越失敗,這已經是眾多悲劇驗證了的真理。
“讓男孩吃苦”的觀念許多媽媽做不到。隨著物質的豐富,媽媽會經常思考:“兒子還缺什么呢?還有什么是我能為他提供的?”媽媽總想著讓男孩多吃一些“甜”,不想讓她吃苦,男孩被泡在蜜罐里長大,將來的日子反而會更苦。
男孩養尊處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等他進入社會后,就會發現自己的能力、收入,根本無法支撐生活。此時,父母已經老了,男孩得獨自面對自己的生活,得自己照顧自己。男孩在過度保護中,沒有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就不會有幸福的未來。
很多發達國家,都日益重視男孩的吃苦教育。他們讓男孩從小學會自理,逐漸走向經濟和人格的自立。男孩早日學會自食其力,磨煉出自己的生存能力,才是媽媽給男孩一生的財富。媽媽應該放手,給男孩一個更加獨立、自立的人生。
【給媽媽的教子建議】
建議一:鼓勵男孩為自己的事負責
男孩在家里,應該獨立完成生活起居;打掃、清理自己的房間和物品;學習上獨立思考、獨立做作業。獨立做這些事,是讓男孩吃點小苦,完成他心理上的獨立。
媽媽要讓男孩為自己的事負責,不要代替男孩去思考。要尊重男孩的意見,鼓勵他獨立選擇和承擔個人事務。媽媽能做到這些,才能為男孩以后自立于社會打下基礎。
建議二:為男孩創設挫折教育情境
美國父母鼓勵男孩不帶一分錢,獨立去謀生;瑞士父母讓男孩從小到雙語區做保姆,學習語言;德國用法律規定,孩子應承擔相應的家務,例如為全家人擦皮鞋;在日本,父母讓男孩到農村“留土”,在業余打工賺錢,這些是國外男孩的“吃苦”教育,中國的父母可以借鑒和效仿。
媽媽應該學習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為男孩設置一些生活障礙和挫折,讓男孩在吃苦中成長,如給男孩分配適當的家務,寒暑假讓他去打工,去農村體驗生活,去夏令營磨煉等。
建議三:媽媽陪男孩一起吃苦
兩輩人之間的代溝,讓男孩與父母的交流日益減少。媽媽要多找一些時間,陪著男孩一起吃苦,例如清晨的體育鍛煉,周末的爬山、郊游等。
程寶的身體有些差,每逢春秋換季,他準會感冒、發燒。媽媽想出了一個法子,讓他每天跟著自己鍛煉。媽媽有常年的晨跑習慣,現在,每天六點鐘,她就拉著程寶一起去跑步。母子倆迎接著朝陽,有說有笑的。程寶和媽媽的關系親密了,身體免疫力也提高了。
男孩獨自吃苦,往往難以長期堅持,會出現打退堂鼓的現象。媽媽的陪同,能及時給男孩打氣,讓男孩鼓足勇氣堅持。這一方面磨煉了男孩的意志力,另一方面增進了母子的親密度。媽媽想讓男孩變得更堅強、獨立,可以陪著他一起吃苦。
建議四:幫男孩分析受挫原因
男孩吃到了苦頭,受到了挫折,媽媽不能袖手旁觀,默默無語,心想:“不就是讓他吃點苦嗎?輸就輸了,沒關系。”這種吃苦教育是不提倡的。媽媽一定要幫失敗的男孩分析敗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讓吃苦教育有價值。
夏遠在媽媽的鼓勵下,參加了才藝寶寶大賽。夏遠的相聲說得不錯,可是最后只有三個小朋友獲獎了,而他是第四名。夏遠站在臺上傷心地哭了,他說:“我再也不聽媽媽的話了,她騙我說,只要我參加,一定可以拿獎的。”媽媽沒有勸他,任由他哭著。
晚上到家后,媽媽拿出了一個新的機器貓模型說:“這是媽媽的獎品。”夏遠破涕為笑。媽媽仔細幫他分析原因,找出了他的表演缺陷,夏遠都一一記在了心里,用心去改正。
男孩受挫后,媽媽就要幫他分析原因。男孩找到失敗原因后,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下一篇:通往美好未來的必經路在閱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責打孩子時應守原則講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