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郜媽愛說笑
牙醫檢查患者的口腔:“你的牙上有個大洞!有個大洞!”
患者:“就算是有個洞,可你也不用說兩遍呀!”
牙醫:“我只說了一遍。那是回音,是回音——”
郜媽侃一侃
受邀去一位老友家作客。老友與兒孫住在一起,子孝媳賢孫乖巧婆明理,是難得三代同堂其樂融融的典范家庭。但我在住了四天后,就力拒老友一家人的極力挽留“逃”回家去。
固然,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家狗窩是因素之一,另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家實在“太熱鬧”了,每個人都是大嗓門,說起話來像在跟人吵架。我不能適應嘈雜的環境,尤其懼怕旁人用大嗓門說話。
記得在老友家時,我對扯著大嗓門跟她媽媽“喊”話的小娃說:
“說話要學習像淑女一樣小小聲聲地說。”
然后正要灌輸她放低音量更可以把話說得清楚的觀念時,她娘用打雷的聲音喊她。
小女娃連眉毛都沒抬一下,我卻被嚇得幾乎從座椅上摔下來。
小娃媽很不好意思地說:
“這孩子老是叫不理說不聽的,只好用吼!”
叫不理說不聽就用吼,真的會有效嗎?
繼承了自己父母教子習慣、以往總愛對女兒獅吼的angelaqf媽媽,在我的博客上留下了她的感想——
我發現自打近幾日我 “不再獅吼”后,管理女兒依然有效,而且女兒變得更乖巧了,呵呵,我真高興。
跟臺灣故事媽媽到上海的小學講故事時,也有個經驗很值得跟大家分享。
在進教室前,班主任就向“故事媽媽”發出警告:
“我們這班聽課秩序很不好,小朋友常會吵吵嚷嚷的,不安靜聽課,所以你必須提高嗓門說話才行。”
我聽了替故事媽媽著急,心想:連有著打雷一樣大嗓門的班主任都震不住,說話溫煦的故事媽媽怎能“鎮”得住這些小猴子呢?
誰知故事媽媽一上臺既沒大吼也沒小叫,臉上掛著笑容閉著嘴,用安安靜靜的眼神慢慢掃過臺下的每個孩子。
一分鐘,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安靜了下來。
兩分鐘,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也閉上嘴。
不到三分鐘,就好像在玩“一、二、三,木頭人”游戲一樣,所有原本在吵嚷的、在座位上蠢動不停的孩子,都被故事媽媽的靜默不言給“定”住了,安安靜靜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故事媽媽開始用跟班主任洪鐘般的音量比,只能稱做是小鈴鐺的音量說:
“老師沒法用大嗓門說話,所以如果大家想要聽精彩故事的話,就得把小嘴巴閉起來,小耳朵豎起來專心聽才能聽得到喲。”
小朋友真的大多很安靜地聽完了整個故事,當然說故事期間雖然仍不免會有“屁股是尖的”、“管不住話會從嘴巴里跑出來”的孩子發出干擾的聲音,故事媽媽沒因此提高自己的音量,反而閉嘴不語,其他想聽故事的同學就自會充任“糾察員”去予以管束。在小學任教的外甥女也跟我分享她某次“失聲”的經驗——
某天晨起后她發現自己突然發不出聲。因為事出突然,無法找到可以臨時代課的老師,只好硬著頭皮去上課。她一踏上講臺就用氣若游絲的聲音跟學生說:
“老師今天喉嚨不舒服,講課聲音會很小,所以同學們上課要特別安靜,否則會聽不清楚喲!”
原本吵吵嚷嚷的課室頓時變得鴉雀無聲,臺下的學生們個個睜大眼睛豎直耳朵全神貫注地聽她講課;當她把講課重點寫在黑板上時,不需她催促提醒,學生們都自動自發地拿起筆記本來抄寫,連平日上課總調皮搗蛋擾亂秩序或總是去“夢周公”的幾個差生,聽課的態度也都判若兩人。
當天由于她無法如往日般站在講臺上大聲向學生喊話:
“××趕緊交作業!”
“××不可以在走廊上奔跑!”
“快點排放學隊伍!××不要講話,××……”
而不得不由一些學生當“傳聲筒”私下傳達師令,或是用一些手勢與眼神無聲勝有聲地來傳達意思……竟也減少了許多她與學生直接對立的火爆場面與動怒的機會。
外甥女在三天后其實就已恢復了聲音,但她卻故意讓自己的聲音“沒有好起來”,繼續沿用失聲期的輕聲細語、無聲勝有聲的管教方式,因為她發現“不做大聲婆”反倒更能達到武俠小說中“無影腳”的最高境界,更能掌控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化被動為主動的學習能力。
曾讀過一個太陽和風的故事——
太陽和風打賭,看誰能讓路上一位穿大衣的男人脫掉身上的大衣。
風說我可以,于是鼓足力氣吹起了十級大風,結果不僅沒將那男人的大衣給吹掉,反而讓男人更加裹緊了自己的衣服。
太陽則是讓自己熱力十足地照射著那個人,結果不一會兒,那人就受不了太陽熱情的照射,自然而然地脫掉了大衣。
你想要做一個如風般費大勁卻無功的大聲婆媽媽,還是愿意讓自己去試試溫柔和煦的“太陽策略”呢?
郜媽老實招
建議全家一起來玩個“失聲”游戲——
在這一星期內只能用眼神、手勢、紙條來做溝通,犯規的要扣分處罰,得勝的可以讓失分最多的提供服務——如做私人保姆、請吃飯或送禮物等。
借此游戲來體會不必大聲喊叫更能做好親子溝通。
公說婆說
新浪網友
孩子他爸長年在外工作,一年到頭都是我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孩子常常不聽我的話,非要我河東獅吼,要我拿衣架打他們才聽話。我老公說我結婚時斯斯文文的,如今像個悍婦。我也不想這樣呀!
海鷗
深有同感,喊不動的時候就大聲地吼他,他也不愿意聽,也跟我一樣大聲地吼。弄得大家都不愉快!一會兒嗓子就發癢,他也成了習慣性的嗓子發炎。
貝殼
有理不在聲高,應注意哦!
萍水相逢
說得太好了,得益于郜媽的教導,我孩子進步了一點點,很長時間沒再對我“吼”了……我不知道如何謝謝郜媽喲!
小人物的日記
我們家也是用大嗓門教育小孩的,用輕聲細語能有效嗎?我試試看。
新浪網友
我發現,我現在教育孩子的聲音一次比一次大,唉,看來得改了!
shinian
其實很想溫柔地說話,但每次都沒有控制住,我會努力改進的。
鑫源寶貝
說實話,我經常很大聲地“吼”,慚愧!以后我會改的。
angelaqf
我的道行顯然不夠,日日得極力提醒自己方能控制不“獅吼”。
丫丫媽_小廚
“有理不在聲高”大概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仁者無敵
郜老師說得對,“有理不在聲高”,聲音小效果不會小,尤其是在家里。
如水的月光
小聲說話也許別人會接受,特別是作為服務行業人員,更應該用平和的方式與客戶交流,不然人家會以為你要跟他吵架呢。
水樂樂
我在家跟孩子大聲說話,孩子一點都不聽,反而還振振有詞地說,你說話那么大聲干什么?導致的結果是,我更大聲地說話了,最終演變成一場戰爭。
云淡風輕
決定照你的方法實行一周,看看效果如何!
小兔公主
很有道理,快點改,娃這么小我就開始大聲了。
wohaoaimiaomiao
幸虧更改得早,采取淑女式語氣對女兒說話,發現她的脾氣也好多了呢!
月映沙秋的小寶
一直控制著不對BB大聲,看來是對的。
史奉真
說得對,我有時候一急就大聲喊,一喊準砸。
schliemann2005
哈!我明天要把聲音放得更小點試試。
小河流淚嘩啦啦
不好意思,我經常就是個大聲婆。
快樂琪琪
很有道理,我也是這么做的,對待孩子很多時候需要冷處理。
幸福
確實要改變一下自己的說話方式!樂楓詠荷
我一著急也容易大聲喊,有時真是一點用也沒有。改!
源源王子
只要一生氣就忍不住大聲起來,LG對我說,別對他吼。看來我得注意了。
sinba
我知錯了!以后向郜媽學習,潛心修煉“無影腳”,改變教子策略,哈!
烏衣
我試過,嗓門越大越不靈,孩子會“選擇性耳聾”的。
豪豪
婆婆也是大嗓門,和人話家常像和人家吵架。她白天帶寶寶。我發現當婆婆對寶寶吼時,寶寶根本不理,婆婆氣得直說寶寶太蠻了,而我選擇小聲和寶寶說話,有時確實比對寶寶大聲吼有效。
汪洋
作為家長,我也想細致耐心地教育孩子,但有時孩子比較倔犟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想生氣,想發火,有時都懷疑自己的能力!
神氣寶貝
當自己狂躁想大聲亂罵或很想打孩子時,就把巴掌落在自己身上,免得打了后自己心痛。每次打自己時,寶寶都咯咯笑,以為在逗她玩。
新浪網友
我婆婆和我老公說話像是吵架,因為我不懂他們的語言,看他們急躁得大吼大叫,很擔心。后來才知道,原來他們只是陳述自己的意見。我婆婆一大聲,我的BABY女兒就嚇得哭。
博主郜媽
哇呀,這個方法雖不錯,但似乎無法達到讓孩子知錯的效果耶!
cwk710525
輕輕跟他說他不聽,越說越起火,大聲對他吼叫確實不管用,可輕聲對他說教有時也沒大用。唉,太難了,又要上班,也沒那么多時間和他周旋。
博主郜媽
大聲吼孩子就像看病下重藥,看起來收效快,但藥會越下越重,最后無藥可治。
qianqian
我是很想小小聲講話的,可脾氣一上來就常常管不住自己了。博主郜媽
我采用的方法是深呼吸,再說話;或是離開現場。
雯忻時刻
觀察孩子的老師:指令簡單,短促,嗓門不大;語氣嚴厲,表情和藹。孩子們都不害怕老師,還很聽話。
下一篇:體驗成功可增強孩子自信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的事讓他自己做決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