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勤快媽媽
胖胖是個靦腆內向的孩子,他從不和小朋友爭東西,哪怕是他自己的東西,只要別人要玩,他就會默默放棄。
這天,胖胖又拿著自己的小滑車出去玩了。正巧,我帶著女兒也在樓下花園里玩。其他小朋友都對胖胖的小車很感興趣。胖胖就讓小朋友玩,自己則站在旁邊干巴巴地等,看著小朋友一個一個輪番上車,胖胖的臉上寫滿了無奈。
好不容易車子還回來了,可胖胖的手剛握住他的小車,腳還沒有跨上去,又有一個小孩叫著要玩小車。這孩子的奶奶不由分說就把孫子抱上小車,推著就走。
在旁邊看著的胖胖媽媽氣不打一處來,想自己的孩子怎么這么窩囊,自己的東西自己都玩不上,如果被掠奪的次數多了,胖胖肯定會越來越懼怕別的小朋友,這會讓胖胖更內向。
想到這兒,媽媽直接走到胖胖旁邊,替胖胖吆喝著把車子要了回來。那孩子的奶奶還嘀咕了一聲:“沒見過你這么小氣的媽。”其他小朋友一看胖胖媽媽在身旁,都退到了一邊。
媽媽大聲對胖胖說:“瞧你這個熊樣,自己的東西,你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怎么自己的東西反而被別的孩子搶來搶去,自己都玩不上!”
胖胖好像有一種無形的壓力,他低著頭,一聲不吭。雖然,后來胖胖玩著自己的小滑車,可他并不開心。
專家點評
生活中,有許多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去拒絕別人。雖然,中華民族一向倡導謙讓的美德,但是,如果孩子非常不愿意,卻要讓孩子故作謙讓,忽視自己的需求和權益,去滿足他人的需求和權益,這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沒有好處的。久而久之,孩子會變成沒有自己的需求,即使自己的需求和權益受到他人侵犯,也不善于去維護和爭取的。
那么,為什么孩子不會拒絕他人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孩子還沒有習慣說“不”
拒絕其實是一種習慣。有時候,孩子不會拒絕他人,與孩子的膽量沒有任何關系,僅僅因為孩子缺乏拒絕的經驗,還不習慣說“不”,因此往往無法開口拒絕別人。
2.謙讓美德的誤導
有些孩子不會拒絕別人,究其原因是因為父母包辦太多。比如,家里來了小客人,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表現得很好客。于是,當別的孩子想要這個玩具或者那個玩具,而自己的孩子恰好也喜歡,父母可能出于禮節覺得應該教孩子謙讓他人,因此總是極力說服自己的孩子放棄需要,來滿足小客人的要求。
雖然這種做法被許多父母一直延續著,也確實能讓父母面子有光,但是,從孩子成長的角度來說,父母的這種做法也剝奪了孩子自己做主的權力。
3.家長的越俎代庖
有些孩子雖然有不愿意的情緒,但是因為膽量較小,不敢自己去拒絕,這時,好心的家長往往會替孩子拒絕他人,從而維護孩子的權益。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使孩子失去了實踐的機會,從而導致膽量越來越小,越來越不敢開口說“不”。
“懶”媽媽心得
其實,孩子在與小朋友自主交往的過程中,能學會有效地拒絕別人,也能學會友好地與他人相處,這同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經歷。如果孩子能夠在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勇敢地拒絕他人,那么,當父母的就可以不用那么替孩子操心了。我們不妨來看看聰明的媽媽有什么心得讓孩子學會拒絕他人:
心得1:教孩子泰然接受他人說的“不”
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在孩子小的時候,作為父母,你也應該在孩子頭腦中強化一個概念:別人的東西不屬于我,我要想玩,只有在人家同意的情況下,才能享用一會兒。如果別人不愿意,自己只能坦然接受。
孩子在接受他人說“不”時,會聯想到自己有喜歡的玩具,別人想玩,也得經過我的同意。所以,孩子即使碰了“釘子”,也能一臉的無所謂。
更重要的是,孩子會在被拒絕時,想到能和小朋友換著玩,比如:一件玩具就能換來很多種,孩子們就能玩到自己沒有的東西。孩子嘗到了“交換”的甜頭,由此可以領悟到分享的妙處和合作的快樂。
心得2:讓孩子堅持自己的決定
有些孩子不敢拒絕同伴的要求是因為害怕別人不跟自己玩,害怕由于拒絕而導致孤獨,離開伙伴心就沒著落。因此,孩子平時跟小伙伴說話都賠小心,別人要什么東西,他就會拱手奉送,可是,事后他就后悔了。這種情況就是平常說的“沒志氣”,常發生在年齡較小的孩子當中。
這就需要媽媽逐漸培養孩子的果敢品質,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就應該勇敢承擔起責任來,自己拒絕同伴后就應該承擔起受冷落的后果,而不是過后就反悔。
心得3:教孩子正確認識“面子”
孩子不敢拒絕他人還可能是為了照顧面子。比如,雖然自己的錢都是父母給的,但當別人來借錢去玩游戲時,為了面子還是借給別人。有些孩子甚至發展到別人叫他去做一些不合紀律的事情也會違心去做,而事后卻遭到老師的批評。可見,讓孩子學會拒絕就應該教孩子正確區分面子。
如果面子是為了維護個人的尊嚴,那么它應該是積極的;倘若面子是為了一點虛榮心,為了隨大流,則可以去除。媽媽應該讓孩子知道,凡事都應該有自己的判斷,不能一輩子為面子所累,該拒絕時就應該拒絕,尤其是當自己不愿意或者被要求做的事不合紀律等情況時,一定要敢于說“不”。
心得4:教給孩子委婉拒絕的技巧
拒絕別人的某些無法接受的要求或者行為時,媽媽要教給孩子應注意的方式、方法,不可態度生硬,話語尖酸。你要告訴孩子,先不要急著拒絕對方,可采用迂回委婉的方式說明自己的實際情況,既不違反自己主觀意愿,還可以給對方一個可以接受的理由。
比如,孩子不想把過山車給他人玩,抱著車跑的結果只能是兩個孩子都不開心。與其如此,不如讓孩子找一個理由,或者說我現在正在玩,等我玩完再借給你等,總之,要讓他人心平氣和地接受。小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得很快,只要這個“岔”打過去,一會兒就會去關注別的事情去了。
你可利用孩子日常生活中經歷的一些事情,根據當時的情境以及具體情況,引導孩子以什么樣的方式婉言拒絕他人的要求。
比如,別人向自己借畫筆,如果不愿借,可以這樣說:“一會兒上課我還要用呢”或者“我用完后再借給你吧”。
讓孩子學會以委婉的方式和小朋友對話,既能巧妙守住自己心愛的東西,又避免了矛盾沖突,維系了孩子之間的友誼。
下一篇:離婚后孩子究竟是跟誰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庭善意的缺席意味著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