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對智商過于崇拜就是弱智,因為成功與智商完全是兩回事,而智商與幸福更是沒有必然聯系。
——作者手記
1900年。巴黎。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萊德?比奈(Alfred Binet)碰到了一個新課題,即要設計一種測試方法,來預言低年級學生中哪些將來會有出息,哪些將來會平平庸庸。
這是一些小學生父母的要求,因為他們急于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天才,要不要采取一些特別措施。雖然是在一百多年前,但孩子之間的差異、教育成敗的懸殊,已經讓越來越多的父母與教師不安。
比奈成功了!
他的發明很快被命名為“智力測驗”或“智商測驗”,測驗的結果被稱為“智力商數”,即IQ。
和巴黎的其他時尚一樣,智商測驗很快就傳到了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相當普及。當它被用來測試一百萬名以上招募來的新兵時,它真正紅遍了美國。從那時起,智商測驗成了心理學最偉大的成就,被認為是具有極其普遍實用價值的科學工具。
直到今天,世界各地仍在流行智商測驗的方法,而在中國,這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一天,應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邀請,我在北京某科技館為小學生父母講課,談怎么認識今天的孩子。
奇怪的是,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子坐在第一排,不但認真聽還仔細記。我問他為啥來聽大人的課,他說:
“老師說我弱智,我媽就讓我來這里受受教育。”
可是我與這個男生聊歷史談文學,他都能侃侃而談,怎么是個弱智兒童呢?原來,他的數學課考試不及格,老師就訓斥他弱智,并讓其父母開來“弱智證明”,否則,不允許他隨班升級。
顯然,這位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精神侵害,而學生及其父母未用法律手段來維護其正當的權利。據我所知,一些教師之所以逼學生開“弱智證明”,是為了逃避教育難題與責任,即一旦證明某學生弱智,其學習成績不計入班級成績,這是###門長期以來的規定。于是,一張張“弱智證明”開了出來,猶如恥辱的印記,烙在“差生”的臉上,刺入他們的心中。
1993年,哈佛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以其劃時代的學術專著《多元智能》,向流行百年的智商測驗發起了挑戰,也解開了我們心中的許多疑團。
他寫道:
我認為,我們應當從測試和測試的數據中徹底解放出來,注意一下另一種更自然的信息來源,那就是世界各地的人們是怎樣獲得那些對于他們的生活非常重要的技能的。
例如,想一想在南半球海域航行的水手們,他們是怎么樣通過觀察天空的星座、通過水域的特征和少數分散陸地的標志,在成百上千個島嶼中找出航行的路線來的。在水手的群體中,智能就意味著航海的能力。再想想外科醫生和工程師、獵人和漁夫、舞蹈家和編舞者、運動員和教練、部落首領和巫師,如果接受我對智能作定義的方法,對這些不同的角色都應該加以研究。我認為,智能是解決問題或制造產品的能力,這些能力對于特定的文化和社會環境是很有價值的。
感謝沈致隆教授的翻譯,他因為在哈佛大學與加德納教授有共同研究和交流,所以能準確傳達多元智能的要旨。
劉京海關于舟舟的評論和加德納的論述在我耳邊時常響起,這使我聯想起了采訪“童話大王”鄭淵潔的情景。
鄭淵潔號稱“童話大王”,可童年的時候卻是個“差生”。
老師因他調皮搗蛋,訓斥說:
“鄭淵潔呀鄭淵潔,咱們這個班里,將來最沒出息的就是你!”
鄭淵潔心里不服氣:我作文好,我有想象力,怎么會沒出息?
果然,由于想象力豐富,又酷愛文學,從未上過大學的鄭淵潔,成為當代極具影響力的童話作家之一。他的《皮皮魯與魯西西》、《舒克和貝塔歷險記》等幾百萬字的作品,深受一代代小讀者的喜愛。因此,他被評為“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我與鄭淵潔是同齡人,彼此很熟悉,單身漢時曾在一個樓里辦公和住宿。1988年11月19日,他應邀來我家里,專門接受我的采訪。
他是騎摩托車來的,黑皮衣,黑皮褲,加上頭盔,頗像個大俠。
在我們的對話中,他毫無隱瞞地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訣。
孫不必謙虛,你已經是成功的童話作家,你認為自己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鄭一句話,我找到了我的“最佳才能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區,這是上帝賦予每個人的特殊能力,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孫你寫小說不也獲得過成功嗎?譬如短篇小說《帽子》在《中國少年報》獲一等獎。這難道不能顯示出你的最佳才能區嗎?
鄭不是。我雖然能寫小說,也能寫詩,但在小說家和詩人中,我不會是一流的,而構思和寫作童話我可以是一流的,因為這對我來說是件很容易的事。選準最適合自己干的事,怎么會費力呢?如果太費勁的人獲得成功,要么是自己瞎編出來的,要么是二流水平。
孫你在兒童時代顯露出什么才華嗎?
鄭我小時候是個頑皮兒童。剛進幼兒園,覺得那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地方,我怕老師就像怕老虎。五歲隨爸爸媽媽來北京,我在北郊的一所普通小學馬甸小學讀書。功課一般,毫不出眾,但作文還不錯,有一篇作文被收入《小學生優秀作文選》。
孫你對目前的教育有不同的想法吧?
鄭現在的孩子很受罪。譬如,為什么會望子成龍?往往是因為父母沒出息,要從孩子身上找回來,所以就出現了夏斐的悲劇(即 九歲的青海女孩夏斐因成績未達到媽媽的期望,被媽媽活活打死——作者注)。小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玩。可我們的教育限制得太死,幼兒時期正是發展語言的關鍵階段,幼兒園卻經常不許說話,多殘忍,像法西斯一樣!
在鄭淵潔的作品中,反映“差生”的喜怒哀樂,表現“差生”的聰明才智,是一個鮮明的特色。當他有了自己的兒子后,干脆不讓他去學校上學,而是自己編教材,在家里教兒子。如今,他的兒子已成為電腦行家。
毋庸諱言,鄭淵潔的成功之路是值得人們品味再三的。
按照加德納教授的分析,智商測驗依據的是一元智能的概念,即智能就是解答智商測驗試題的能力。智商測驗可以相當準確地預測兒童在學校的成績,但在預言他走出學校后的實際工作情況時卻無能為力。因為智商測試所評量的僅僅是邏輯或邏輯加語言的能力。
與一元智能的觀點相反,加德納教授認為,每個人都至少擁有八種智能,八種獨立而又平等的智能,而每個人的智能結構不同但都在組合性地發揮作用。
人類有哪八種智能呢?
1 語言智能,就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的掌握、運用、表現的能力。這種能力在詩人、作家和演說家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
2 數學邏輯智能,就是數學思維和邏輯推理、科學分析的能力。
3 空間智能,就是在腦中形成一個外部空間世界的模式,并能夠運用和操作這種模式的能力。水手、工程師、外科醫生、雕刻家、畫家等都是具有高度發達的空間智能的例子。
4 音樂智能,從事音樂創作、演奏、舞蹈和其他舞臺表演的人,通常在這方面比較突出。
5 身體運動智能,是運用整個身體或身體的一部分解決問題或制造產品的能力。舞蹈家、體育運動員、外科醫生、手工藝大師在這方面有突出的表現。
6 人際關系智能,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教育家、心理醫生、宗教領袖、政治家、推銷員、經紀人,等等,具有這方面的長處。
7 自我認知智能,這是一種深入自己內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感情生活、辨別自己的情緒變化、體驗自己靈魂活動的能力,即建立準確而又真實的自我模式,并在實際生活中有效地運用這一模式的能力。一般來說,文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神學家、音樂家都是善于表現自己的自我認知智能的人。
8 自然智能,就是善于觀摩,喜歡分辨動物、植物或巖石并為之分類等能力。
顯然,舟舟具有非凡的音樂智能,而鄭淵潔具有天才的語言智能,但他們的數學邏輯智能則屬于不發達水平。
劉京海的過人之處在于他用成功激發人的自信,從而使人的全部潛能被激活起來,并彌補了許多短處。楚慶生作為上海武術冠軍,肯定是身體運動智能發達,但是否一定是數學邏輯智能差呢?經過王守新老師的幫助,他的數學取得了優異成績。這一結果是否表明,多元智能既需要發現,也需要培養呢!
下一篇:好的讓人學會生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分數第一的是青春生命祭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