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在這里講述的是孩子在相應年齡段所應有的行為或者行為規范。這些東西能使得不少家長看過之后感到心里踏實,因為做父母的總是愿意了解自己的孩子會有哪些行為。
當然,我們的這些描述也有可能反而使一些家長更感焦慮,甚至是憤慨。好在絕大多數的父母因為預先知道了孩子可能會出現的一些行為,而能夠多多少少放松下來。這正是我們愿意看到的事情。
尤其讓許多父母感到放心的地方是,他們現在終于明白,孩子在某些階段出現的一些“糟糕”行為,其實是一種“正常”行為。因為,別人的孩子也這樣。
我們這一群人在阿諾德· 格塞爾博士的親自帶領下,跟蹤孩子們40 多年,研究兒童行為的變化與發展。我們的研究始于當年格在塞爾博士指導下的耶魯大學科研診所,也就是現在著名的格塞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前身。
這些針對數千名兒童(一點不夸張)的不斷學習和研究,使得我們堅信,人類行為的成長模式十分有規律。我們可以相當準確地預料出孩子在某種行為階段之后將會是什么行為階段。這里的行為,指的是能夠表現出孩子的運動能力、語言能力、適應能力,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行為。
我們能夠很自信地告訴你,通常來說,一個男孩子或者女孩子會在某個年齡出現某種行為特征。
但是,毫無疑問,沒有哪個孩子肯定是一個“通常來說”的孩子。正如我們在這本書里的第九章將要詳細闡述的那樣,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可能從各個不同的方面有別于任何其他孩子,甚至包括和他或者她同胎而生的兄弟姐妹。
因此,當我們告訴你,四歲孩子是張狂而可愛的,五歲孩子是沉靜而安靜的六歲孩子又是怎樣怎樣的時候 ,請你要記住一點,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孩子都會在某個特定年齡段表現出某種特定行為來,而且都肯定或者應該跟我們的描述完全一模一樣。
同樣是發育正常的男孩和女孩,他們的行為成長既可能比我們描述的進程時間表快,也有可能比我們的進程時間表慢,當然也很有可能不偏不倚,與其同步。不論孩子的成長是快還是慢,這都肯定不值得家長憂心忡忡。
不僅僅是每個孩子的成長進程快慢有所不同,而且其行為的和順與不和順的程度也相當不同。有些孩子不論在哪個年齡段,都十分招人喜愛,很善于調整自己,讓別人覺得十分易于相處;另有些孩子則相反,不論家長多么懂孩子、多么精心照料,他都有可能在整個童年階段十分難以相處,甚至有可能在任何年齡段都十分不易相處。
有些孩子各方面的成長明顯均衡,齊頭并進。他們在各個不同方面的發育進程要么都提前,要么都延遲,要么都恰好跟我們的描述同步,這包括了他們的語言能力、運動能力、適應能力,以及所謂的為人處事的能力??蛇€有些孩子卻并不均衡,比如有可能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進步神速,而運動方面的能力卻遠遠落后;或者很可能完全倒過來。
在這本書后面的章節里,我們將會詳細闡述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但這卻絕不是為了要讓我們的讀者因此而更加惴惴不安;相反,請讓我們在這本書的一開始就再三強調,我們對孩子各種行為的預期只是常規描述,是對眾多孩子自然展現出來的各種行為的一個概述而已。
我們不妨來打個比喻,把這本書里以及其他類似書籍的描述都比喻成一份地圖,而且是你想要前去旅游的那個國家的地圖。我們能夠告訴你的是那個國家總的來說是個什么樣子;但是我們卻不能夠告訴你,你的旅程將會是什么樣子。你可能比其他游客走得更從容些,或者更匆忙些;也可能比別人看得更細致些、更周詳些,甚至有可能會回過頭去再看看。你的這份地圖既不能告訴你你將會遇到什么,也不能告訴你你應該做些什么。它能夠告訴你的不過是這塊地界的大致模樣。
人們大多愿意借助于地圖的幫助。許許多多的父母也愿意借助于我們所做的這份孩子行為描述圖的幫助。因此,如果你愿意,請使用我們的行為描述圖吧,我們很希望你能因此有了一個很實用的向導,就像許許多多的家長一樣。只是,請你不要因為我們的常規描述跟你的孩子不太一樣,就去指責自己的孩子不好,或者指責我們的描述不對。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美好的、與眾不同的獨立個體。我們僅僅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你,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之中更加懂得欣賞他。
名家推薦序
眾里尋她千百度
每一個做了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做一個對孩子成長負責任的好爸爸或好媽媽,我也不例外。當兒子的生命還蠕動于我的體內時,幸福的同時伴隨著我的決心——一定要做一個好媽媽!
孩子出生了,他躺在我的懷里,吸吮著我體內流淌的乳汁,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和我對視著,充滿了對我的信任和愛,而此時,我卻感到了一陣恐慌——我該如何去愛上天賜予我的這個寶貝?我懂得要給他吃母乳、要保護他的安全、要盡其所能地給予他最好的教育……但是,我不懂得在他每一個成長的階段,會出現怎樣的心理發展過程,這些心理發展會讓他表現出怎樣的行為,我又該如何去幫助他完成這些發展過程。比如,他現在才三個月大,他的精神需要是什么?我是否應該讓他吃手指?在他六個月大的時候,他會出現怎樣的行為?他四歲的時候如果與小朋友打架,我該怎么來處理……,我感覺到做一個好媽媽有些力不從心!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真的開始吃手指頭了;他去到幼兒園的第一周就和小朋友打架了,臉上還被抓出了血痕;他開始追著我和先生的屁股不停地問問題,這個世界有太多他不明白的東東;他拿起剪刀把自己的頭發剪成了朋克狀;他在幼兒園為了不把大便解在褲子里而憋上一天,我們不明白他為何不去洗手間;他開始說“屁股”、“臭大便”,反復地說,我們越是阻止他說得越開心;他開始邀請幼兒園的小朋友到家里來做客,而且沒有經過我們的同意就帶小朋友回家了;他開始對文字感興趣,家里的任何一本書以及大街小巷的每一個門牌和掛著的標語,他都要求我們認真地讀給他聽……
因為不懂得孩子,所以我們會犯下很多的錯誤。比如,當他的臉被小朋友抓出小小的血痕時,我告訴他:“如果誰再靠近你,你就還擊他!”當天,老師給我們反饋是:“你的孩子怎么了,小朋友才靠近他,他就出手抓人家的臉,他以前不這樣?。 蔽伊⒓匆庾R到自己的教育是有問題的,但問題在哪里,我卻不知道。當我發現自己存在問題后,開始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于到書店里去買書看。然而,17 年前的書店里,教育孩子的書種類非常稀少,唐詩和宋詞外加名人教子語錄,這些書籍無法幫助我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也無法讓我學習到正確的應對方式,于是,我仍然在黑暗中摸索著孩子的成長規律。
在孩子十五歲的時候,我才接觸到了教育的核心,才開始明白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孩子完成每個年齡階段生命發展的任務,可是,我的孩子已經十五歲了!他成長中最重要的時期被我錯過了,那種因為錯過而心痛的感覺讓我在許多夜晚不能成眠,我們和孩子都無法重新來過,我們再也回不到從前了!現在,孩子已經二十歲,即將離開我們遠赴英國上大學。好在我從明白錯過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再錯過孩子的成長,這五年是我彌補自己缺失的五年,感謝上天給了我這五年的機會!
有了陪伴孩子成長的經歷,有了我對教育的研究和感悟,我覺得自己有責任為年輕的父母們做點什么,讓他們不再重蹈我們的過錯。這些年來,我不斷地接觸、體驗和思考新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尋找能夠給父母們帶來更好幫助的書籍。但是,一直沒有這樣的書入眼,直到玉冰把這個寶貝帶到我的面前,這套書讓我眼前一亮——這不正是我多年來苦苦尋找而不得的寶貝嗎?!
這是一套研究一到十四歲孩子發展規律的書, 一群嚴謹的學者用了40 年的時間來研究每一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發展規律,并給父母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應對方法。
雖然我國也有很多研究教育的機構,但是,我們缺乏對各個年齡階段孩子科學嚴謹并能夠持續40 年之久的研究,這套書能夠彌補我們的缺陷,給我們的研究和幫助父母養育孩子提供非常大的幫助。
雖然東西方存在著文化上的差異,但是,在人類這個物種成長和發展的規律上,存在的差異不會太大。比如,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孩子都需要在媽媽肚子里懷胎十月才出生,一出生就能夠吸吮,出牙的年齡大致都在4~6 個月,都會在一歲左右走路,都能夠解讀成人的表情,都會在同一個年齡階段出現相應的敏感期……,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父母,都希望在了解孩子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來幫助孩子成長,都希望孩子具備善良、有責任感和自律等優秀的人格品質,都需要具備幫助孩子建構健康人格的能力,由此,這套書能夠幫助到中國的父母們。
假如,在我的孩子剛出生時,我就能夠看到這套書,我就有信心做一個好媽媽。因為,我會了解孩子在當下的生命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怎樣的行為,我該給予孩子怎樣的幫助,才能讓他能夠順利地完成這個階段的發展任務;同時,我還會預見孩在未來每一個年齡階段生命發展的方向,我會提前做好相應的心理和物質準備。雖然,對于我來說這一切都只能夠成為一個“假如”了,但對于這套書的擁有者來說,這是真實可行的!
胡萍
2012年4月26日于深圳
下一篇:哪種更易讓孩子成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粗魯的男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