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需要用權威去壓孩子俯首稱臣,讓孩子覺得沒有表達想法的自由,不正是反映出父母沒有接受挑戰的自信嗎?
我的同事有個13歲的女兒,由于功課很好所以進了一所名校,該校規定全體住校。同事女兒是個聰明有主見的孩子,上過卡內基青少年培訓后,更是對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自己的時間表,也有清晰的目標愿景。她是個自動自發型學習的孩子,因此,對于學校老師,尤其是宿舍內許多管理上的種種限制與規定,覺得很難接受。對她來說,這些規定只不過打亂了她自己的安排,對她不但沒有幫助,反倒帶來不必要的干擾。
跟父母反映過幾次都不得要領后,她決定自求多福,自行南下去姥姥家散心去了。這果然引起了父母的重視,坐下來正式面對問題討論過后,女兒的立場堅定,論點也很合理。自信的父母也改變了自己原先的決定,同意孩子先休學,下學期進入國際學校學習,準備以后出國接受高等教育。
但是在進入新的國際學校之前,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媽媽怕她在家荒廢了學業,因此,希望她還是回到原來的住宿學校,上完這幾個月的課程,然后銜接上國際學校下學期的課程,以下是她們母女真實的對話:
母:你這幾個月還是回實驗學校上課吧。
女:國際學校錄取我了,我還回實驗中學干嗎呢?
母:等到明年2月底入學還有4個月的時間,那你在家干嗎呀?
女:國際學校的課程和國內學校的課程體系又不一樣,你要我回國內學校學什么?
母:你總得有個期中考試的成績??!
女:你是怕我在這4個月里沒事干嗎?我想高中畢業出國上大學的大方向是不會變了,對嗎?
母:是?。?/p>
女:那我這4個月的重點,應該是加強英語學習,入學后快速適應以便跟上國際學校的課程吧!
母:嗯。
女:我認為我應該去新東方上英語課,而不是回實驗中學上應付國內中考的課程,你說呢?
母:那你就沒有國內的學籍了。
女:我有國際學校的學歷證明,足以讓我申請外國大學的入學許可就可以了,不是嗎?
母:……
從以上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孩子對自己有很清楚的規劃,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能拋開自己原先的構想與成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意義。如果沒有開放的心態及自信,一定會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而強迫孩子回到原先的實驗中學,不但造成孩子未來幾年無法發揮潛能,并在親子關系上筑起了一道高墻。即使孩子了解父母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好,還是會為了得不到支持而氣餒,蹉跎寶貴的年輕歲月,真的可能兩敗俱傷。
因此,我非常恭喜我的同事夫婦,能夠這么有自信地、愿意開放地評估孩子的判斷力,然后支持孩子的選擇。一個人對于自己的選擇,通常會傾全力去完成,以證明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反之,則可能下意識地遵從別人的決定,卻故意表現失敗以證明他人選擇的錯誤。他們一家三口避免了意氣用事,能夠心平氣和地坦誠溝通,真的很了不起!
另一個例子則發生在美國。美國《華爾街日報》曾經刊載過一篇有關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的報道。
蓋茨十一二歲時,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一次,他在飯桌上和父母爭吵得簡直不像話,從來不參與母子爭吵的老蓋茨,順手拿起桌上的一杯冰水,猛然澆到兒子的頭上。父親的怒氣,不但沒有嚇倒小蓋茨,他還轉頭對父親說:“謝謝你給我來了個淋浴!”
老蓋茨夫婦感到事態嚴重,就去約談了心理醫生。醫生說:“ 這孩子正在對你們進行一場獨立戰爭,最后贏的肯定是他,你們必須撤退!”夫婦倆還是比較愿意尊重孩子的,因此,家中的爭吵少得多了,基本上恢復了平靜。
像蓋茨這樣進了哈佛大學又因自行創業而寧愿自動輟學的人,要做這個才華洋溢孩子的父母,確實不能墨守成規,否則,不是毀掉了他的人生,就是親子關系徹底破裂。看今天比爾·蓋茨的事業成就,更勝一籌的是他在慈善基金會方面的表現。老蓋茨夫婦一定深以為傲,并慶幸自己當年擁有的養兒智慧。
其實,這完全顯示了老蓋茨夫婦的自信,越是對自己有信心的父母,在親子關系上就能越放松,也能給孩子更大的空間去嘗試、去犯錯、成長。越是崇尚權威,不容許孩子發言,更無法容忍孩子發表與自己想法不同的見解,就越表示父母需要權威的面具,來掩飾自己低落的自信。其實,擁有自信,就像一位真正的淑女一樣,如果需要對人證明她是淑女,那就恰巧表示她不是淑女。真正的自信,是不卑不亢的,不用踩在他人頭上,不用討好別人,更不用向他人證明什么。
需要用權威去壓孩子俯首稱臣,讓孩子覺得沒有表達想法的自由,不正是反映出父母沒有接受挑戰的自信嗎?
2010年8月7日北京《新京報》報道: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在北京發布了第一份“親子交流現狀”報告。調查對象為 2 000多名家長與小學生。
報告顯示,由于工作時間繁忙,餐桌成了親子交流的主要場所。既然如此,父母就可以盡量利用就餐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父母先要有足夠的自信,接受孩子不同意父母的想法,不會覺得面子上下不來。否則孩子很快就知道不同意父母是不安全的,當然也就只能選擇保持沉默,或作些違心之論。餐桌可能變成教訓的場所,父母維護了虛妄的權威,孩子喪失了練習思考與表達的機會,更大的影響是,孩子可能因此不再敢挑戰權威,這種心態造成的因循茍且,特別不利于科學研究與創意發揮,妨礙了孩子潛能的發展。
父母越有自信,就越能鼓勵孩子在家中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孩子越有機會抒發自己的見解,表達能力與判斷能力也越強,這是一個親子雙方的良性循環,就看父母是否愿意在家中創造安全開放的氛圍。
卡內基親子金科玉律第五條:經常微笑
第八條:談論他人感興趣的話題
第十五條:多讓他說話
下一篇:別讓暑假毀了自己的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自信的三個特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